紫金新闻
紫金新闻
Zijin news
为了希望——珲春紫金公司员工张晶捐资助学纪实
2009/04/21 18602

在森林山脚下,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这个叫小西南岔的地方——紫金集团全资子公司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曙光金铜矿所在地,公司有这样一名普通的女员工,她既是一名普通的女儿,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更是一位优秀员工,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用爱心关注未来,她用真情帮贫扶困,点燃了3个孩子心中的希望;她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个党员积极分子的先进性,她就是珲春紫金公司员工张晶——一个个子不高,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紫金人。

 

张晶于2005年作为第一批大学生应聘到珲春紫金公司,现为监察审计处一名科员。早在黑龙江商学院上学期间,就在网上看到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那令人震撼的情景。从那时起,她就萌生了一个愿望:等自己有能力时,一定要帮助这些孩子走出无知、走出贫穷……

 

自2005年开始,张晶就用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积蓄首先资助了贵州省黔西县红坂村的一个叫王正群的孩子,这个孩子有姐妹三个……到现在,这个家庭的三个孩子受到了她的资助全部能够上学,这些孩子如今有的在读中学,有的在读小学。

 

张晶说起她和孩子们的故事,最先说到的总是家里的老大王正群。200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张晶在网上看到《贵州日报》的记者发在网易论坛的照片,一张可爱的小女孩的照片撞入眼帘,勾起了他与那些贫困山区孩子聊天时的回忆,进而联想到在那些西部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许多没钱上学的情景和她心底的那个愿望。于是,她拿起电话联系了那个的记者,了解了学生当时的境况,请求介绍这个极需帮助的孩子给她,并承诺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这个孩子完成学业。

 

2005年秋季开学不久的一天,在红板村小学就读小女孩王正群,刚下课就被老师叫去办公室,王正群先还以为是要挨批评,但又想不起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便紧张兮兮地来到办公室。结果,老师告诉她:有一个好心人表示愿意资助她上学,那一刻,王正群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情不自禁跳了起来:“真的吗?是真的吗?”王正群兴奋极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生活所累就要辍学的她有看到了求学的希望。

 

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王正群万分激动,当晚就给张晶写信,感激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随信附上的还有小学的一位老师对王正群家庭的简介及个人学习情况。

 

收到王正群来信的那天,张晶刚刚从外地回来。看见摆在办公桌上的信封下端落着“贵州省黔西县红坂村”这个地址和那个稚嫩的笔迹,张晶立刻就想到这一定是她近一个月来迫切盼望的回音,她迅速地打开了信。老师的简介,王正群的表白,无一不在万分感激之中透着辛酸与无奈,张晶的心一下子被揪紧了,一个一年到头考吃红薯过日子的家庭浮现在了她的脑海,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她的心和她的生活就都和这个名叫王正群孩子连在了一起,和贵州省黔西县红坂村连在了一起。

 

在跟王正群取得联系后的当月,张晶给王正群寄去了第一笔钱:200元的生活费,后来每月都寄100元。第二学期开学前,她又寄去了学杂费和一些衣物,后来年年如此,直至今日。而2005年,张晶每月的工资也仅有几百元,就是到现在也才1000多元,而且当时自家的儿子也在读书,其花费并不比红板村的孩子低。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晶一直把王正群视为己出,为了解、关心孩子的思想进步和身体健康,张晶一直想与王正群面对面地谈心聊天,多给她们讲一些人生的道理。除王正群外,张晶还先后资助了王正群的两个妹妹(现为红板村小学生)。王正群一家四口,父亲早年离世,一家人只有母亲在黄土地上那一点微薄的收入,张晶那每月的资助无疑成了这个家最大的经济来源。

 

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张晶鼎力资助贫困学生的义举到目前虽然尚未达到一辈子,但她这五年来所做的好事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也许有人会说,如今全国农村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读不起书,资助几个孩子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可张晶不这么想。她认为,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自己出一份力就能为贫困家庭减轻一分负担,资助一个孩子上学社会上就少一个失学儿童,哪怕这份力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五年来,张静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在举国上下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期间,我们更需要张晶这样的人。她不在乎名声和荣誉,更不想对她个人的回报,她最大的希望就是社会上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让更多的品学兼优而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奋发有为,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五年来,张晶用爱心在平凡的岁月中谱写了人生绚丽华章,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她也希望受到资助的同学们刻苦学习,力争上游,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回报全社会对她们付出的爱心。对于我们来讲,也许100元金额并不大,但是它的意义却不同凡响,它体现了同是西部人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