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中国矿业报:福建找矿突破的三招妙棋
2014/05/30 33155

中国矿业报2014529日消息,在矿产资源匮乏、地质条件复杂的福建找矿,量上拼不过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矿产大省(),勘探方式也无法效仿平原地区。但2011年以来,福建省不仅实现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三年目标,而且部分矿种提前实现了五年甚至八年的找矿目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福建省实现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找矿目标呢?

以“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为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矿藏禀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两权”配置新模式;强化矿产资源整合,促进矿山企业良性发展;对找矿重点区域以“科研+资本”模式集中突破,激发地勘单位活力……在福建省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采访时,记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构建找矿“铁三角”

“总的来说,就是合作与共赢,通过协调政府、企业、地勘单位三方的利益,让总能效发挥到最佳。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福建省不断探索总结新的找矿机制,创新政策措施与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成果。”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江敦岚说。这位曾在福建省地矿局担任过副局长的副厅长对于地质找矿工作如数家珍,言谈之中,也透出对地质工作的一片深情。

2011年,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福建省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科技厅等部门联合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纲要(20112020年)》。

紧接着,福建省成立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带头,包干到人,统筹协调福建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担任,成员包括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分管领导及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同时,福建省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市、县(区)政府、地勘单位的责任,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有人说,地质找矿要想有突破,队伍、矿权、技术和资金一个都不能少。

福建省在总结近年来找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探矿权配置,在本省整装勘查区和省级重点勘查区内划定部分铁、铜、金、银高风险类矿产勘查区块,并适度有序地以招标方式出让给具有甲级勘查资质的由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组建的国有控股经济实体,为充分调动地勘单位和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了优越条件。

在中国,“政策倾斜”往往就是最大的支持。事实上,这一倾斜很快在龙岩马坑整装勘查区发生了奇特功效,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短三年时间,各方在该整装勘查区共投入资金46883.36万元。找矿成果更是令人大喜过望:新增铁矿石资源量约1.5亿吨、煤炭资源量2亿吨、铅锌金属量110万吨、石灰岩资源量约4.8亿吨。到2015年,福建省可实现预期“新发现矿产地8处(大型2处),新增2.5亿吨铁矿石资源量”的总体目标,预计远景铁矿石资源量将达15亿吨。

“它的成功在于科学解决了怎么找矿的问题,使地勘队伍充分发挥了找矿主力军作用,成为商业跟进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找矿积极性,促进了找矿快速突破。”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的负责人这样说。

此外,福建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整装勘查,快速有效推动整装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找矿成果。龙岩紫金山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可以说是该模式成功实践的范本。

该勘查区依托上市大型矿山企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地矿局等主要投入及勘查主体在区内开展工作。通过加大资源整理力度,逐步将分散在几家公司的矿业权收购整合到紫金矿业集团或其全资子公司。随后,紫金矿业集团依靠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不断加大对所持有矿业权的勘查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5960.2万元),在短期内完成了主要矿区的普详查工作,大大缩短了勘查周期,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

在其主要的7个勘查项目中,3个有重大进展,2个有重大突破,新增大型矿产地1处。在原有基础上,其累计新增铜金属量约180万吨、金4.79吨、钼金属量11.35万吨、银金属量超过1000吨,有望提交3处大型及3处中型矿产地。

同时,通过加大勘查投入,紫金矿业集团进一步强化了“勘采选冶”产业链中“链头”优势,有效降低了综合投资风险,提高了矿业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投资积极性,有利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与企业共赢。

为更好地落实地质工作成果奖励机制,福建省还将由省级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奖励在本省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以及广义地质工作且取得优良成果的单位。目前,福建省已草拟完成了地质工作奖励办法,充分体现了“向直接从事具体地质工作的单位倾斜”的原则,同时要求地勘单位主管部门对地质找矿有突出贡献的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找准突破着眼点

在过去的概念中,矿山是“一次性”产品。开完矿走人,留下的是满目疮痍。这不仅对资源造成了破坏与浪费,还浪费了设备,污染了环境。有没有既能充分开发矿山经济价值,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开采成本、有效保护环境的办法呢?

一位专家说过:“国外经验表明,相比于不断新开矿山,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是较为经济的选择,且随着我国勘探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矿山‘再开发’正当其时。”这一观点契合了福建实际,不失为拯救危机矿山的一味“良药”。为此,福建省地勘人将目光投向了老矿山周边与深部。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2011~2013年福建省主要开展了6个老矿山深边部找矿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58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90万元、企业匹配资金1393万元,基本实现了“取得1~2处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突破”的三年老矿山勘查目标。以漳平市洛阳铁矿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为例:通过开展矿山深边部找矿,实现了漳平市洛阳铁矿矿山资源量增储,新增332+333铁矿石量382.7328万吨,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约7~8年。经过本次勘查,在矿区深部新发现Ⅰ号铁矿体,同时在南矿段5-18线磁异常区新发现厚度19.93米的铁矿体,扩大了原铁矿体的规模。

目前,其余5个老矿山深边部仍在实施中,均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德化仙洋-邱村金矿矿集区矿产战略性勘查项目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开展相关工作,发现了金异常,目前所圈定的异常区已经转由社会资金申请配置探矿权,有效带动了社会资金的积极跟进。

整装勘查是找矿快速突破的重要方式。福建省更是对整装勘查区高看一眼,并积极实施优先政策,在整装勘查区内,优先安排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科研项目,优先保证矿山用地需求。同时,他们积极争取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央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加大了省级地勘专项资金对整装勘查区的投入,以充分发挥基金在整装勘查区内的衔接作用。

有人说,福建省精明。这种精明在地质找矿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据福建省地热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种类多的特点,三年来,福建省有针对性地投入矿产资源勘查资金共108288.27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12920.1万元、地方财政资金投入25008.65万元、社会资金投入70359.528万元;共完成钻探工作量1118557米,坑探65839米,新增了一批重要矿种资源量,其中铜、钨、钼、铅锌、金、银、稀土、叶蜡石(含工艺用)、普通萤石、水泥用灰岩等11个矿种均已完成三年目标,同时为后续五年、八年找矿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福建省因地制宜,加大了地热等清洁能源的调查和勘查力度。20112013年,福建省累计新发现地热点21处,提前完成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八年预期目标,走在了全国前列,后续还有望进一步扩大地热资源勘查成果。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不仅满足了像福州、厦--泉这样的大城市群建设“温泉之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地热这种节能环保型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福建省还依托全省地勘系统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指导的作用,定期组织整装勘查成果交流研讨,指派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协调解决整装勘查中遇到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切实加强对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果等实施情况的监管,保证了项目的工作质量。

伴随着勘查项目审查及监督管理工作的双管齐下,福建省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均提前完成三年预定任务,新发现了大型矿产地7处、中型矿产地15处,初步形成了5处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基本实现了龙岩马坑-大田铁矿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全覆盖的目标,全面启动了龙岩紫金山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地质科技巧攻关

龙岩马坑-大田铁矿、上杭县紫金山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实现重大突破,发现上杭罗卜岭大型铜(钼)矿、龙岩马坑外围石岩坑大型铁矿、建瓯上房大型钨矿等一批大中型矿床……一个个找矿成果的取得,与强大的科技支撑是分不开的。

通过加大对科技研究工作的投入力度,福建省在隐伏矿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在“三下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新认识,为隐伏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新认识,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

3年来,福建省地质科技攻关工作优先部署与整装勘查区、主攻重要矿种相关的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为实现找矿突破,该省有针对性地部署开展了一批科研项目,如“龙岩马坑-大田汤泉地区铁矿整装勘查区磁异常综合研究与找矿预测”、“深部找煤V8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为整装勘查区提供铁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并重点解决深部找矿技术方法问题提供了基础;开展火山岩地区金银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积极寻找有找矿潜力的找矿靶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福建省在找矿突破中充分发挥科技的神奇威力使其产生“蝴蝶效应”,为这个论断做了最好的诠释。

——上房白钨矿是福建省新发现的钨矿类型,达到大型矿床规模,伴生的镓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床的发现是继上世纪60年代宁化行洛坑钨矿发现以来,福建省近50年来找钨的重大突破。福建省通过开展上房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靶区优选研究,对在闽北变质岩地区寻找类似矿床产生了极大的指导意义。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单位通过应用上房钨矿成矿模式,已在建阳仑尾及建瓯生元坪等地发现了类似白钨矿床,其中建阳仑尾目前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初步估计有望新发现大型钨矿产地1处。经过后续进一步工作,闽北地区的钨矿勘查将有重大进展。同时,该项研究成果对研究华南地区晚侏罗世钨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也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武平县(武平紫金)悦洋银多金属矿找矿标志与成矿模式研究,对于指导武平悦洋地区同类银多金属找矿,以及补充完善紫金山地区区域成矿模式、指导深部找矿有重要意义。目前,悦洋矿区外围设立的找矿项目已通过应用该找矿模式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武平县何屋矿区已施工6个钻孔,圈定了9个银矿体,获得银多金属矿(334)矿石量约1272.13万吨、银(334)金属量约1960.7吨。

——福建省德化-尤溪火山岩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项目以火山-次火山(斑岩)型金矿为主要研究目标,研究了该类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综合地质矿产、物化探信息等,建立了该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的区域找矿模式,为同类矿产勘查提供了理论指导。

为了使找矿工作科学高效开展,根据目前的地质项目分类,福建省成立了技术指导专家组,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加强和完善了找矿工作的技术指导方式。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按照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由中国地调局、大区中心及省级专家进行指导;中央地勘基金项目主要依托现有的基金监理制度,依靠中央地勘基金中心、华东项目监理部及省级监理专家,推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模式;老矿山找矿勘查项目形成了老矿山处、省地勘处、监理专家的联合技术指导模式;省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形成了省地勘专项资金办、实施单位及承担单位三级技术指导模式;商业性勘查项目主要依托省评估中心专家和实施勘查单位联合进行指导。福建省还明确了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区的专家指导队伍,聘请省内权威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协助勘查单位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上一个三年,福建地质找矿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续投入偏少等问题依然摆在眼前,同时也急需破解找矿突破、矿业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难题。我们将继续研究公益性地质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有机衔接、点面结合的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矿业权管理模式,保证矿业权设置合理布局;建立资源储备制度,推行井下开采、即时充填等开发方式……”江敦岚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了实现下一个五年目标,为了实现资源保障与生态文明的目标,福建省时刻如箭在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