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报》-陈景河宏绘紫金图
陈景河宏绘紫金图
《中国矿业报》
□ 记者 王东海 特约记者 周维伯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上杭,这片红色的土地,有多少英雄儿女曾在这里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闹革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而今,在这和平安定的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批新时代的建设者又在这里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在上杭,在汀江两岸,在紫金山上,一个年创利润数亿元的大型矿业企业集团迅速崛起。这个被称之为我国矿业界最黑的一匹黑马的企业——紫金矿业,其领路人叫陈景河。 1.此生紫金不了情 “我和紫金,此生难了情。来到了真正的紫金,那古老的传说,那雄伟的身影,千百万年地质历史留下的痕迹,使我痴迷,使我一见钟情。骑着‘五龙’驾雾,伴着‘麒麟’入眠;多少汗水、多少艰辛,终于发现了我日思夜想的黄金!导师的关怀,使我暂别了紫金,回到了曾经学习生活的榕城。都市的文明,科技圣地的宁静,仍使我夜夜梦紫金。那是初恋般的梦呵,于是我又回到了紫金。在紫金的怀抱里,倾心的探索,终于摘下了金帽子,抢出了铜娃娃,苍天不负有心人。” 写下这优美诗篇的,正是陈景河。这是他的散文诗《我与紫金,此生不了情》中的一段。 说起陈景河与紫金结缘,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小的时候住在产煤区,常来探矿的地质队员的身影,吸引了少年陈景河的目光。“勘探队员寻找地下宝藏的锤声,吸引了我充满理想的心灵”,陈景河在诗中这样写道。所以,他上大学时毅然选择了地质专业。这一学地质,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是真正的爱上地质事业了。1982年毕业时分到闽西地质队,他可有了用武之地:正好参加了上杭紫金山下汀江两岸的地质普查项目。从此,便与紫金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于受到赏识而被调到福州地质科学所工作时,仍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人在福州,却总是想着紫金的事。后来,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牵挂,便又毅然调回地质队。 陈景河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时25岁,一毕业,便娶妻生子。但他在地质队,妻子赖金莲却在龙岩医院上班,不能互相照应。赖金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生了孩子,陈景河也没怎么照顾她,很长时间才能回来看她们娘儿俩一次。 这个阶段,陈景河所率领的地质小组昼夜奋战在汀江两岸,奋战在紫金山上。实际上,他们在上杭一带的地质普查项目,划定的范围原是紫金山脚下汀江一带,但在陈景河的建议下,地质普查组把范围扩大到了紫金山上。他也从《汀州府志》上看到紫金山“宋康定年间盛产金因名(紫金山)”的记载。所以,他要踏着古人的足迹继续找金。 开始,他们早上很早上山,晚上背着矿石样本很晚才能下来,真是披星戴月。有时太晚了没船过河,陈景河就游过对岸撑船过来,再载着队员们和矿石到对岸。后来,他们干脆搬到紫金山上的破庙里去住。晚上睡在菩萨两侧,倒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谈起在地质队的那段日子时,陈景河总是把当时的艰苦说得轻描淡写。但他当时也有放不下心的事,那就是他的妻子和孩子。陈景河觉得,这样长期两地分居,既影响他在地质队安心找矿,也无法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他不是像有些人那样,想法摆脱地质队,把自己调回城里,而是把妻子调到了地质队,把他们娘儿俩干脆也接到了山上。那时,他的儿子还不到3岁。 赖金莲是个开朗但很和蔼的女性。
人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当记者见到并采访她后,对这一点更是确信无疑了。赖金莲说,陈景河把她调到地质队,她起先还以为是到三明市呢(因为闽西地质大队总部就在三明市)。到了地方一看,才知是进了山里。 记者问她:那时候你后悔吗?“嫁鸡随鸡嘛(陈景河属鸡)!”她轻松地一笑。 陈景河们不懈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从山上古代采金留下的老洞中提取样品,竟然发现了金矿化!但就在大家对找到金感到振奋时,陈景河却把目光探进了紫金山的深部。他依据紫金山的地质构造特点,大胆提出“上金下铜”的推断,并在1986年及以后的进一步勘探中得到了证实——在金矿的下面,蕴藏的是储量达100多万吨的特大铜矿。 探矿结束了,但陈景河却总也忘不了紫金山。1992年,他毅然请求调到上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开发紫金山,造福革命老区百姓。到上杭后,他没有去县里坐办公室,而是要求出任了当时规模很小,几乎没有什么效益的上杭县矿产公司经理。一上任,他便为开发紫金山作准备。 从此,陈景河的生活和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家小小公司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上杭县的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福建省仍至中国的黄金开发翻开了新的一页。 2.矿业巨轮总舵手 关注紫金矿业的人,无不为这个被陈景河带领的企业的高速发展而感到惊奇。
从公司成立至今,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其变化是再贴切不过了。 请看下面一组数字: 1994年实现产值1152万元,利润192万元; 1995年实现产值2452万元,利润510万元; 1996年实现产值4769万元,利润1007万元; 1997年实现产值11886万元,利润2019万元; 1998年实现产值12867万元,利润2563万元; 1999年实现产值21998万元,利润5005万元; 2000年实现产值30025万元,利润7795万元; 2001年实现产值37245万元,利润10071万元; 2002年实现产值59907万元,利润20588万元。 紫金从1994年到现在的8年间,有7年利润以100%左右的高速增长。即使是金价大跌的1998年,国家黄金收购价格的两次下调使其利润损失1200万元,紫金照样实现31%的利润增长。 真是神了! 就连紫金矿业的员工,也被这一次次超常的增长所折服。公司宣传部干事温玉梅对记者说,前些年,每次年初陈董(事长)下达任务指标时,职工们都议论纷纷:这可能吗?难道金子会源源不断的从天上掉下来?但每次到了年底,大家都会惊奇的发现,任务总会超额完成。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陈董(事长)说什么我们都相信。” 是的,他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因为这一切,可以说正是陈景河设计好了的。
陈景河出任上杭县矿产公司经理后,很快兼并几家小的企业,组建了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开发紫金山做好了准备。 当时,紫金山已探明的金矿只有5.45吨,在行业内被认为是品位低、变化大、开发价值小的中小型矿床,像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1992年,曾进行开发性工业试验未能盈利。 陈景河不信这个邪别人不敢上、不愿上的项目,他却毫不犹豫的坚持上马。 他是盲目的吗?记者在深入紫金采访以前,总是在不断的问自己。 现在,当年5吨多储量的金矿已经成为200多吨可利用储量的特大型金矿。是陈景河运气好吗? 在紫金矿业公司,记者有幸见到了由紫金控股的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王辉先生。出于对陈景河的理解和欣赏,与陈景河很早便作了朋友,并且后来加盟紫金。王辉说,当时金的探明储量虽然只有5吨多,但下面的铜已探明是特大型矿床,所以可以认为,陈景河当时主要是冲着铜去的! 一句话让记者顿开茅塞!原来陈景河的眼光一开始就看得很远啊! 但王辉又说,要开采铜,就必须开采金,不然是很大的浪费。对其他人来说,可能5吨多的金储量没法开采,划不来;但对陈景河却不一样,因为他的思维不同寻常。储量是什么?储量并不是一承不变的。5吨多储量是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测算的,在陈景河的手里,技术工艺不断提高,储量也就不断增加。
你想想,金矿石的入选品位不断的降低,现在已经从原来的1克/吨降到0.3克/吨,储量会增加多少? 陈景河从根本上突破了矿床评价方法,从传统的矿床地质理论上升到经济地质理论。他摒弃了传统的计算方法,借鉴国外地质统计学理论,与专业人员合作开发了“距离平方反比法”储量计算和矿床设计及评价系统,把每个点上的品位都输到计算机里,根据成本,动态确定入选品位。储量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金价、企业的管理条件、技术条件和成本而不断变动的。紫金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入选品位,这就使得矿“越挖越多”。 这就是陈景河,他硬是把紫金山变成了一座真正的金山! 当然了,这只是计算。要做到真正能把“算出来”的金子采出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陈景河设计并领导了四期技改工程。 紫金矿业公司成立初期,有关部门曾对紫金山矿床进行全泥氰化工艺的规划设计,设计能力为年处理矿石5万吨,预算总投资需2900万元。这对于刚成立的紫金公司来讲,几乎是天文数字。 陈景河一边费尽周折跑贷款,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终于拿到了350万元的黄金开发专项贷款;一边依据紫金山金矿石品位低、但氧化程度很高的特点,果断地决策摒弃投资高且效率低的全泥氰化工艺,而采用堆浸法选矿工艺。
过去,堆浸法提金只在干燥、平坦的北方运用,我国南方尚未做过试验,因此,采用这一工艺要冒很大风险。但陈景河却认为,“人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不然就会与许多良机失之交臂”。这样,在原地矿部低品位黄金堆浸技术咨询中心指导下实事求是地进行探索,不仅首创了这一先进工艺在我国潮湿多雨的南方山区成功运用的范例,而且创造了低投入、高产出,充分利用低品位金矿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的成功范例。首期投资仅700万元便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还超过原设计能力1倍,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为了增强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1996年4月,紫金山金矿实施了二期技术改造,对原有井巷、堆场、运输等设施进行改扩建。二期技改当年便完成投产,矿石生产和处理能力比技改前提高了2倍,黄金产量增产1倍多。 1997年下半年,矿山又投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