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日报记者 傅长盛 昨日,由紫金矿业参股投资的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矿完成前期,开始全面进入采选联合阶段。据项目负责人吉险峰介绍,雄村铜矿铜金属、金金属、银金属资源量分别为87.9万吨、120.6吨、778.4吨,这将是紫金矿业高原露天铜矿采选技术的又一次成功应用。
依靠创新,紫金矿业从一个县级小矿跻身世界矿业巨头,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最活跃的矿业力量之一,其项目遍及全国22个省区和海外9个国家。2015年,集团逆势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56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居于全球黄金行业第一梯队,与国际知名的必和必拓、力拓一同进入《福布斯》全球2000强金属矿业公司前十榜单,名列第九。
从“鸡肋”到中国第一大金矿
站在紫金山山顶,俯瞰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露天采矿场,这个巨型的金田依然日夜忙碌,去年金产量仍达9152千克。
紫金山金矿是紫金矿业集团发源地,也是其科技创新的“井冈山”。紫金矿业创造性地运用罕见的高陡帮开采方式,上下最高落差达300米的梯田型开采道上,矿石被一圈圈剥离,破碎后集中堆浸,再以氰化钠溶液溶解浸出矿石黄金,然后以湿法冶金法获得成品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景河等地质队员第四次进入紫金山,用十年艰辛勘探,探明了上杭紫金山金铜矿。当时,根据紫金山金矿存在大量低品位矿石的实际,陈景河经过反复研究,带领团队另辟蹊径,破天荒地在高温多雨、地势不开阔的南方引进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堆浸提金法,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紫金山大量原本不符合开采标准的低品位矿石有了开采价值,扩大了可利用矿石总量,为大规模开采奠定了基础。
紫金山金矿系统采用重选、堆浸和炭浸联合选矿工艺,到后来几乎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矿石,都利用了。因为技术创新实现低品位矿石开发突破,紫金山可利用的黄金储量突破300吨,从原来无人问津的贫矿小矿一跃成为中国最大金矿。
紫金矿业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品位提金技术走向全国,从加拿大人手中并购了因技术问题难以做下去的贵州水银洞金矿,以及国企吉林珲春金矿等矿山,为这些低品位的“问题矿山”点石成金。
“细菌炼铜”敢为天下先
在紫金山山腰的一处大堆场,喷淋出来的氧化亚硫杆菌和矿山酸性水,使无数细菌在铜矿矿石间大量繁殖,日夜不停地“吃”矿石中的铁、硫等元素,并把矿石中的硫化铜分离出来,形成铜溶液后一起渗流到矿石堆底下集合成为池塘。
工人们随后在池里放萃取剂,让杆菌和铜溶液分离,杆菌再送回堆场“服役”,铜溶液则在电击作用下电积,一部分形成电解铜,一部分形成电积贫液。贫液送回堆浸场重新喷淋,电解铜最终炼成铜。
这便是紫金山金铜矿“细菌炼铜”项目所在地作业流程。作为全国首家万吨级生物提铜冶炼厂,该项目的达产达标,彻底解决了国内低品位、难选冶铜矿开发利用难题。“生物提铜技术应用于紫金山铜矿后,降低了入选矿石品位门槛,矿山可利用的铜资源储量扩大了108万吨,资源价值增加600亿元以上。”紫金矿业技术部副总经理甘永刚向记者介绍应用“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提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后带来的巨大效益。
我国现有铜资源储量中,约2/3为低品位铜矿,采用传统选冶技术开发,成本高、能耗大、环保压力大,资源利用率低。为提高铜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从“十五”开始,依托紫金山铜矿,紫金矿业集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历时8年,共同研究完成“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提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矿冶行业科技进步,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同类型铜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典范。
地质高材生陈景河走出校门后,参与了十年的紫金山地质勘探。扎实的理论功底、大胆的创新实践、潜心的科学研究,使他如虎添翼,获得了科技成果的丰收:《福建省上杭“紫金山式”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金矿西北矿段铜矿勘查报告》获原地矿部找矿一等奖;《福建省上杭紫金山地区金矿研究及远景预测》与《紫金山铜金矿成矿模式研究》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陈景河在率先垂范,当好科技创新带头人的基础上,更是把培养造就科技团队、营造科研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担任紫金矿业主要科研机构——紫金矿冶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紫金矿业高层领导深刻的科技意识,以及在科研方面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着每一个员工。
现在已是紫金矿业董事、高级副总裁的邹来昌,也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干部,先后主持研制了无氟高温高压解吸电积设备、黄金提纯技术、高温高压流程试验装备等,是紫金矿业目前科技成果最多的科技人员之一,被誉为“紫金科技功臣”。
目前,已有来自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的17名院士、专家担任紫金的科技顾问。紫金矿业还建立了一支由450多人组成的专职科研队伍,形成了一支以教授级高工为学科带头人,老、中、青相结合,知识结构合理、专业配置齐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研队伍,掌握了100多项专有技术,申请国家专利94项,获授权46项(发明专利24项)。2015年,该公司研发经费支出逾3.58亿元,新增获授权专利9项,获科技成果奖励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