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 2015年底揭晓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 我校的 “ ‘紫金模式’ : 校企共同体办学培养创新人才” 跻身30个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项, 成为我省教育系统唯一获奖案例。然而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 矿业面临新的挑战。在深度校企合作下诞生和发展的 “紫金模式” ,也需要在改革中寻找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福州大学报(记者 王忆希 翁李焱)6月仲夏,百来顶学士帽潇洒地抛向空中,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2016届毕业生在这里和母校告别。他们身后新启用的紫金楼,即将在9月迎来学院的第11批新生。
在本科阶段就能接受专业的工程实践训练,紫金的学生是幸运的。学院教学育人的“紫金模式”集合了福州大学和紫金矿业集团的力量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从2007年至今,一批批毕业生改变了用人单位对高校工科生高分低能、实践薄弱的认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拔得头筹。
近年,经济“新常态”成为高频词汇,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到包括矿业在内的传统行业。而就在6月2日,我国正式成为工程教育 《华盛顿协议》 的国际成员,工程教育实现了国际多边互认。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常态”下,已经走过九年的“紫金模式”,也需要找到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深度合作的“校企共同体”
“校企合作”对高校办学来说早已不是新鲜的概念。
9年前,紫金矿业集团对高级工程实践人才的迫切需求与福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拍即合,促成了紫金矿业学院的诞生。而如何提升工程类人才的实践能力,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用、好用,成为紫金矿业学院年复一年探究的课题,这个课题的解决方案也在不断的修正改革中迂回前进着。
校方意识到,如果仅仅以校企合作的名义吸引生源,而不从根本的合作模式上进行改革,依然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紫金矿业集团陈景河董事长也深知这一点。作为福州大学的校友,他希望后辈在大学期间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更希望母校能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学校对教育改革的愿望推动着“紫金模式”打破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惯例。
首先是打通管理上的瓶颈。校企双方联合组成学院理事会,对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经费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和监督协调。紫金矿业学院刘羽院长笑言:“我这个院长就像有‘两个婆婆’,必须在学校和集团利益之间平衡。”忙碌的陈景河董事长,多年来也从未缺席过一次理事会会议。他认为,只有将高校的专业化教育与企业的发展充分结合,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更接地气。
为此,紫金集团全方位参与到办学过程中。在学院初创时期,集团无偿捐赠 3000万元,用于本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相关费用;先后投入资金约 1.5 亿元,于2010年2月建成上杭教学基地,并无私支持基地的日常管理运行。此外,集团每年还提供 奖 学(教)金 100 万 元。2016年6月,集团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捐建的紫金楼已投入使用。
由于校企双方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合作,使得培养出的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之初就能很快融入企业,有的迅速成长为技术和管理骨干。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为“紫金模式”创造了丰硕的成果。“紫金模式”的探索也为福州大学其他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紫金模式”的基础上,福州大学结合地方的需求和特色,先后与泉港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石油化工学院,培养石化产业急需的人才。与晋江市人民政府合作打造新型晋江科教园,力争解决当下大多数高校碰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之间“两张皮”的现象。“我们的这些探索某种程度上是“紫金模式”外延的延伸和内涵的深化,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教学、科研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之间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永正如是说。
让“工程型”教师更好转身
工科专业学以致用亟需工程实践的锻炼。但是,在高校安排工程实践课程难度大、投入高、实施难,且容易走向应试教育的误区,导致毕业生离市场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工程实践的经历对提高人才质量至关重要。
紫金矿业学院党委书记黄培明认为,“紫金模式”与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高度吻合,都是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因此,“紫金模式”在工程实践环节更需要师资的投入和保障。
自 2009 年起,由紫金集团选拔,经过福州大学教务处、人事处联合考核,紫金学院聘任了40余名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由企业工程型教师为主导的专业课程教学、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等企业培养方案。对大三下学期进驻上杭基地的学生来说,更能全方位接受“工程型”教师的培养。无论是了解企业文化,还是深入矿山实地教学,“工程型”教师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之间搭建了桥梁。采矿专业学生郑占忠对上杭基地的工程实践印象深刻:“企业老师们特别强调设计中的参数要求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生搬硬套,必须要结合现场的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哪怕1cm的误差,都关系到矿山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但是,这些“工程型”教师,既要给学生上课,又要承担集团的职务。从工程师到高校教师如何转身?教学成果由学校检验还是企业评价?这些都是摆在学院和企业面前的问题。
长期从事紫金集团员工培训,同时也是“工程型”教师的谢忠兰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如果从来没当过老师,一门课上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的工程师经验丰富,但是不太会在课堂上表达,这个队伍中就会出现 ‘都会说话,但不一定都会唱歌’ 的现象。”
另一方面,“工程型”教师队伍中不乏紫金集团的业务骨干。随着集团在省外、国外的项目逐渐增多,一旦项目需要,工程师得立即奔赴项目所在地工作。企业效益和高校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教学周期是一组不可回避的矛盾。
为了让企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尽快与高校课堂衔接,校方专门开展了岗前培训和考核,通过考核者将获颁福州大学“工程型”教师聘书;校企双方共同组织专家介绍授课经验,开展教学研讨,并对教学评价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激励企业教师的积极性。
在陈景河看来,工程师们备课的过程,对他们将专业知识系统化有很大帮助。据谢忠兰介绍,面对他们“双肩挑”的压力,紫金集团给予了专门的考核和奖励,例如提前安排好“工程型“教师的本职工作,将上课视为出勤并另计课酬;将优秀教学课件作为集团内部员工的培训资料再计稿费;教师节给当年的任课老师发放过节费等等,不断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工程师参与教学。“物质上的激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高工进行精神上的鼓励。”谢忠兰表示,“希望每年组织 ‘工程型’教师到高校来感受、学习、培训,更深入地了解高校如何教学育人,这对这支队伍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是很好的提升。”
“矿业+”开启新视野
经济“新常态”直接给传统行业提出挑战,矿产品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多数中小型矿企亏损、破产、倒闭,危机逐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递到大型矿企甚至行业巨头。“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中国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国内的成功,一定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才能有重要的影响力。”这是陈景河的观点。
紫金矿业集团已经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脚步,“紫金模式”亟需加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方案,才能为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供人才支撑。
在今年的理事会上,校企双方讨论的热点是“矿业+”的思路。
据刘羽院长介绍,为应对集团境外项目增多的趋势,学院将加强对英语甚至小语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相关国际法律、跨文化背景的普及,即“矿业+国际化”。这个的思路也包含了陈景河的想法:“加入 《华盛顿协议》,一方面要求我们的工程教育要向国际看齐,包括教材、教学、学生评价标准等要与国际接轨,这对提升工程教育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取得资质互认对将来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有很大作用,对中国工程师走向全球有很大帮助。”
其次是“矿业+复合型”的概念。研究生王聪聪已经感知到了这个变化:“我们采矿专业会学习选矿概论,这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课程;也会学习矿山地质学,这原本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课程。三个专业课程打通,对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也有所涉猎,这对我们今后去相关行业工作都是很好的知识储备。”
再就是“矿业+数字化”。海外项目的科技化、数字化水准与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接轨,因此,校企双方拟在培养计划中加入数字化矿山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且已与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联系,旨在培养更符合全球市场需要的矿业人才。
在不断变化的行业形势下,学院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的定位一直很明确。“人才培养必须是中心工作。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工程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这是刘羽院长一直坚持的理念。紫金方面则表示,高素质的矿业人才是行业持续的需求,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出台后,语言过关、熟悉国际规则、会运用新兴技术的人才势必会受到市场的欢迎。“紫金模式”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也不负众望。在紫金矿业集团西北勘探院工作的2011届毕业生张俊杨,2014年与团队在新疆阿舍勒铜矿深边部施工钻孔40个,见矿钻孔32个,见矿率80%,成为集团冉冉升起的“85后”新星。采矿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戴水平,在武平紫金公司采矿生产科以优异的表现获得2014年度三等功。资源勘查专业毕业生赖晓丹入职东南地勘分公司的研究室,在专题研究、报告编写以及课题申请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获得“2012年集团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亦获得集团公司三等功。“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行业的变化让我们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不能躺在现有的成功经验里闭目塞听,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革,用更宽广的视野来探讨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才能让 ‘紫金模式’ 长久焕发活力。”刘羽表示。
链接>>>>>>
学习、 奋斗、 做人
——节选自陈景河在紫金矿业学院2016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无论你们将来选择从事矿业还是其他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深造,都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临别之际,我还是要老生常谈,分享你们的家长、老师经常提起的三个词:学习、奋斗、做人。
首先,学习。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进入社会,不管你们来自哪里,学什么专业,一切都将从零开始,关键是你有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特别希望大家:一是外语基础好的同学,一定不要放弃对外语的学习和坚持,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是无法阻挡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将为你的职场之路带来新的天地。全球化战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融入其中,将有很大的空间。二是作为工科类学生,要积极学习财务和经济知识,培养经济的思维,以经济的眼光和成本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这将为你的工作,为你在领导眼中的认识增色不少。三是学会用语言和文字“讲话”,如何向上司汇报你的工作和思想,如何把话讲得让别人接受、爱听,这不是拍马屁,这是一种能力;不管你是否做文员,文字工作都将伴随你的职业生涯,要提高你的文字工作水平;具备良好的“讲话”能力是你今后做领导和管理者的基本功。
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你们也许会遭遇挫折、经历失败,但不要把这些当作甘于平庸、懒于学习的借口。不断的学习,将为你人生路上的爬坡过坎积累本事。
其次,奋斗。最近我从很多关于领导选拔的公示中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即将走上重要岗位的领导,学历大多不是特别耀眼,有很多普通的师范生、理工男,甚至在职生;在我们紫金,中层干部大多是靠摸爬滚打奋斗出来的,其中有不少的中专生、高中生。这种现象说明,学历不高、冷门专业、艰苦专业的学生有更强的适应性,更强的奋斗欲望,他们没有热门专业学生的优越感,却有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紧迫感;他们往往少了名牌专业生的矜持、傲气,能够放下身段,沉下一线,接基层,贴地气,因而能快速得到成长。知易行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确定了你的就业方向,必须认识到坚忍不拔和行动的力量;把梦想和目标变成现实,需要果敢的行动和持之以恒的坚持,需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长期专注和不懈努力。矿山往往远离城市,远离家人,但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改变人生、改变自己家人的生活而奋斗。“艰苦奋斗”是紫金矿业的企业精神,也应该成为紫金学院学生的一张名片,社会不相信眼泪,只有不断创造价值的奋斗者,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职场的肯定、亲人的支持!
第三,做人。步入社会,同学们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与人交往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一种艺术。我们这一代做矿业的人,长期与石头打交道,与图表打交道,忠诚、直爽、踏实、老黄牛……,这是地矿人好的传统;但是,现在的社会更需要感恩、亲情、沟通、包容、团队……。在非研究性的职场,高情商比高智商更重要、更管用,而且情商是可以在后天、在职场中学习和培养的。希望同学们在职场中学会“做人”。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责任是一个男人立身的根本,对职业负责,责任和担当将使你的职场之路变得充实而精彩;今天当你走出这个大门,你还承担了家庭的责任,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困难家庭的同学,往往还承担了改变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面貌的重任。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那些在工作中有主见、敢创新,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的人最容易受到重用;在坚守你善良、本真品格的同时,迸发你思想的火花,适度张扬你独特的个性,时代需要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要做一个会沟通的人。学会在工作中与人合作、交流、沟通、妥协,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记住你永远是团队中的一员,只有团队发展才有你的地位和进步,记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亲爱的同学,现在已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社会,互联网世界造就了过去太多认为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敢想、肯干,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是你根本无法想象的。学习、奋斗、做人,一切均有可能!
同学们,大家即将奔赴新的岗位,我衷心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因你而精彩,因你而骄傲!
愿你们的人生幸福快乐,精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