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从单纯的“走出去”发展到要“建设世界一流矿业企业”,当巴里克、纽蒙特等国际知名黄金生产商从对标企业发展到合作伙伴,中国黄金矿企“十二五”时期的国际化深刻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黄金产业正在以融合的国际化视野开启“十三五”发展的新篇章。
经济深度调整 国际化机遇来临
过去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价断崖式下跌。随着矿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矿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国际矿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缩水严重,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黄金及有色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均低位运行。
而整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领导都在不同场合纷纷表示,低迷环境下,国际化机遇正在来临,“走出去”谋求国际化是中国矿业(港股00340)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宋鑫在2015年重点黄金企业集团科学发展座谈会上表示,当前金价低位盘整势态,给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给资源和产能的低成本整合扩张带来了机会。“我们应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借“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黄金企业积极“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实现我国黄金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既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践行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举。”
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认为,由于目前金价下跌,国际黄金矿业公司市值严重缩水,这为我国黄金矿山企业“走出去”带来机遇。同时,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机会。
“当前,全球矿业持续低迷,国际矿业资产严重缩水,一些矿业公司被套牢,正是全球矿业市场优化整合的有利时机。全球矿业呼唤我们赶快行动,中国矿业企业抓住机遇‘走出去’进行海外布局,对整个矿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王家华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丁一凡也认为,“十三五” 是矿企海外投资的黄金时期。“未来三至五年,国际矿产价格仍将低迷,国内矿业公司特别是黄金矿业正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到沿线矿产国以较低的成本投资兼并,实现互利共赢。”丁一凡说。
国际化步伐势不可挡
过去的“十二五”,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境外投资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7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19.5%。
过去的“十二五”,中国黄金产业积极布局全球,努力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有所作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俄罗斯极地黄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紫金矿业成功收购巴里克和艾芬豪的两座在产大型金、铜矿山,山东黄金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福克斯矿产公司51%的控股权。几大黄金矿企用行动证明了国际化发展已成为黄金行业的共识。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在海外资源开发中,始终遵循“立足周边、渗透中亚、参与非洲与拉美”的资源并购思路,成功打造了“中金国际”这一海外发展平台,先后在吉尔吉斯库鲁金矿、索瑞米铜矿等项目上取得骄人业绩,并与俄罗斯极地黄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国黄金集团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出去”的新格局。
山东黄金集团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蒙古、阿根廷、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国进行矿产资源并购与开发,尤其是收购澳大利亚福克斯矿产公司51%的控股权,让中国黄金企业的风姿惊现于世界。
紫金矿业在澳大利亚、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秘鲁等多个国家有投资项目,海外员工超过5000人,海外产金量占集团总产量的10%,利润贡献率约10%。紫金正朝着“高技术效益型的特大国际矿业集团”的愿景走向世界。
转变思维 创新理念
有分析表明,在过去的“十二五”,我国矿企海外投资办矿已经从开始的探索期、中间的巩固期、快速发展期转入到目前的持续期,尽管如此,各大黄金生产企业“走出去”的案例也并非次次成功,受挫者不在少数,这凸显出越来越多的我国黄金行业和黄金矿山企业在走向国际矿业领域时仍有许多不适应,而解决这种不适应,关键在于人,核心在于战略思维的转变。
进入“十三五”,我国各大黄金矿业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国际战场,转变发展思维,从战略角度助推黄金产业国际化。
宋鑫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战略研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黄金集团要向国际化矿业公司迈出坚实的步伐,以“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国际化经营模式。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民在该集团“十三五”规划动员大会上强调,集团“十三五”的战略目标是“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
陈景河在2016新年致辞中表示,希望未来五年,紫金矿业在规模和实力上,能够迈入全球一流矿业行列,尤其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能够与国际一流矿业公司媲美,实现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的宏伟目标。
陈景河认为,理念的创新是紫金能在海外发展成功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不断地否定自我过去的成功经验。要敢于否认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我认为这样的企业才是最有未来。”
“我们必须把黄金事业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去经营,把眼光拓展到国际市场上,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黄金事业。”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王勇在国家黄金战略论坛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实现融合式发展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随着战略思维的转变,战略执行力必须要跟上。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了执行的力度,认识的深度决定了行动的速度。
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之所以失败率高,主要原因是缺乏常识,以中国式思维单打独斗,在执行过程中,忽视海外力量,缺乏标准体系和第三方服务体系。中国企业要想稳健地“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布局,就必须抱团取暖,用国际化的思维和标准,集中地勘单位的技术,融合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金融、法律部门的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护航企业国际化的“航空母舰”。
另一方面,在社会关系处理意识上,我国的矿业企业往往忽视与当地利益的融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足,可能会引起当地民意不必要的抵制和反感。丁一凡认为,在“走出去”过程中,需要注意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等各类风险;矿业企业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把我国的优势和战略取向,与国外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灵活采用能够实现“双赢、多赢”的合作模式;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当地的就业、环保、基础设施、民生等问题,实现与当地社会社区的融合发展。
作为战略执行的核心要素,人才建设一直是矿业企业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储备上,我国企业缺少国际经营人才、国际管理人才,雇员的国际化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紫金矿业能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骄人的海外成绩,正是得益于紫金建立的对外投资的国际化人才储备。
宋鑫表示,“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十三五’期间,我们资源的突破应该在海外,资源开发团队也将被大量派往国外。国际化是集团‘十三五’的主旋律。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国际化氛围转变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认真谋划和思考。”
未来的“十三五”,我国的黄金企业必须要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建立并优化多层次国际精英人才培育体系。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等专业人士的积极作用,支持企业利用市场渠道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平稳发展的“新常态”,“走出去”也将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新阶段。“十三五”必是黄金行业“走出去”向外扩张,谋求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期。过去五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矿山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更需要 “融进去”——融合的国际化视野才能开启“十三五”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