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坝下游现状
本网讯 2020年6月,紫金矿业收购巨龙铜业50.1%股权,主导开发我国已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在一年多时间里,巨龙铜业不仅实现了建设开发质的飞跃,生态样貌也实现了美丽蝶变,高山绿草、高原柳、藏青杨、沙棘、格桑花、油菜花交替入镜,一幅绿色画卷渐次舒展。
自入驻以来,巨龙铜业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边开发、边保护、边治理”的原则,针对不同海拔、不同气候、不同土壤,针对性地制定生态修复方案,靶向施策,逐一破题,使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赋予了高原矿山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容与内涵。
尾矿库一角现状
因地制宜实现“梯级绿化”
巨龙铜业对项目建设施工严格管控和优化,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高原原生草皮、腐殖土极其珍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建区域原生草皮及腐殖土做到能收尽收,集中移植、堆放以供后续再利用。与此同时,邀请专业绿化技术人员到场勘察和评估,制订苗木移植方案,将矿区建设区原有苗木、表土进行移植并进行充分保护。
针对矿区海拔高差达1500米的情况,巨龙铜业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科学绿化”的原则,结合矿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因地制宜采用“梯级绿化”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绿化:海拔4000米以下区域主要采用“乔木+灌木+草本”的绿化模式;海拔4000-5000米区域主要采用“灌木+草本”的绿化模式;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主要采用“高山草本”绿化模式,实现矿区分层次、梯级绿化。
边坡一角今昔对比
“老问题”的“新对策”
巨龙铜业投入大量研究和治理经费,对比不同废弃地治理模式的经验,以“分层治水、边坡修整、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的工程总思路,成功实现了矿区高陡边坡的生态修复。
矿区首次在高原尝试应用植生袋、植生毯克服原生土壤贫瘠问题,并在植生袋、植生毯内添加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及相应草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矿区对高陡边坡区域挂网喷播技术进行改进,增设排水、引水设施,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在喷播材料中加入粘结剂,有效增加喷播客土附着力,提高草籽存活率。同时,矿区大面积推广使用纤维喷坡修复技术,使喷播绿化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盘山公路今昔对比
“花海”扮靓高颜值矿山
在推进矿区绿化进程中,巨龙铜业统筹考虑矿区美化,从矿区大门处至4600米区域大量播散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格桑花种。目前矿区4300米以下区域格桑花长势较好、花期较长,尤其在尾矿坝下游处形成花海,成为矿区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6月以来,公司在生态修复方面累计投入1.16亿元,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72万平方米,种植乔、灌木172686株,基本形成矿区海拔5000米以下区域“连片成面”、5000米以上区域“串珠成链”的绿化格局。同时,公司已编制《2021-2025年五年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规划面积约366万平方米,预计投入2.2亿元,将实现矿区全面复绿。
未来,巨龙铜业将不断深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针对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开展生态修复试验,研究破解高原生态恢复治理难题,不断提升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水平,全力推进绿色矿山、花园式矿山建设,努力打造高原矿山生态修复典范,探索一条矿山生产建设与生态环保相容兼顾、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绿色矿业发展之路。
编辑:李凌生 审核:刘星 总编:汪洁